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?奶奶辛苦带了一整天孩子,妈妈一下班,孩子立刻往妈妈怀里扑。
这时候,奶奶要是还想抱抱孩子,那可不行了。
不管奶奶怎么在旁边念叨,孩子就是不为所动,还斩钉截铁地说:“我就要妈妈。”
特别是孩子长大后,哪怕从小是奶奶带大的,却也渐渐跟妈妈更亲近,和老人越来越疏远。
很多老人会怀疑: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?
其实,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,让祖孙间渐渐有了距离。
01
爸爸妈妈不可替代
爷爷奶奶再好也只是爷爷奶奶
grandma
在孩子心中,父母的地位是独一无二、不可替代的。
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,他们就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依赖和情感联结。
展开剩余83%这种联结源于基因里的本能,以及早期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。
即使孩子小时候是由爷爷奶奶在照顾,但他们的内心深处,依然渴望着父母的陪伴和关注。
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他们开始逐渐理解家庭角色的概念。在他们眼中,爸爸妈妈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,是家庭的核心。
虽然爷爷奶奶也很疼爱他们,但始终和父母有着不同的地位。
曾经,一位朋友就和我分享过她的亲身经历。她家娃从小由奶奶带大,因为她和她老公工作都很忙,只有周末才有时间陪孩子。
一开始,她也觉得孩子和奶奶更亲,心里有些失落。
但后来,孩子上了幼儿园,有一次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,回到家后,第一时间就扑到她的怀里大哭起来。
那一刻她才深刻地感受到,在孩子心里,妈妈的位置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。
02
孩子更喜欢简单易懂的爱
grandma
大部分老人对小辈的爱是深沉而厚重的,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沉淀,往往会用自己认为的方式来表达。
然而,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有时会过于含蓄或者复杂,让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。
相比之下,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加直接和简单易懂。
父母会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、表情和肢体动作来传达爱意。
这些简单而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孩子快速地感受到爱,并且作出积极的回应。
就像很多老人关心孩子的方式是不停唠叨,提醒孩子多穿衣服、多吃饭。
处于青春期或叛逆期的孩子可能就会觉得太啰嗦,甚至产生厌烦情绪。
而父母大多会不吝啬地对孩子表达爱意,比较简单直接。
记得小时候每次妈妈下班回家,她都会叫我到门口,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,然后说:“妈妈好想你呀!”
虽然很肉麻,但是我确实能感受到妈妈流于表面的爱。
03
无底线地溺爱和纵容
grandma
在隔代抚养中,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:爷爷奶奶对孙辈的溺爱。
很多老人觉得自己年轻时条件不好,没能给儿女好的生活,所以在对待孙辈时,就想把最好的都给他们,甚至无底线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。
一开始,孩子可能会因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感到开心。但久而久之,这种溺爱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,不懂得珍惜和感恩。
于是就会出现,孩子认为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,一旦得不到满足,就会发脾气、哭闹。
而且,这种溺爱还会让孩子和爷爷奶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。
孩子只知道从爷爷奶奶那里索取物质上的东西,却忽略了亲情的真正价值。
大部分孩子可能会对爷爷奶奶的付出视而不见,甚至嫌弃爷爷奶奶唠叨、管得太多。
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?
爷爷奶奶在爱孩子的同时,要有原则和底线。
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,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。
孩子长大后和老人疏远,并不是某个人的错,也并非是不懂事或者“白眼狼”,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作为父母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要引导孩子尊重和关爱爷爷奶奶。
而爷爷奶奶,也可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爱的表达方式。
点击 👇 下方卡片,领取北美外教1对1试听课
VIPKID英语,学练测评一体化,为您提供一站式英语学习方案
6大亮点匹配您的学习需求:
❖精选北美优质外教,100%来自美国和加拿大;
❖打磨11年教材体系,让孩子听得懂、学得会;
❖翻转课堂模式,课前-课中-课后;
❖效果保障,150万+学员效果保障;
❖退费保障,随时可以申请退费;
发布于:北京市